解放軍組織大改造:設立陸軍司令部、火箭軍、戰略支援部隊

 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、火箭軍、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。(新華社)

北京當局1日發布重大軍事組織改造消息,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、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(即飛彈部隊,舊稱二炮部隊)、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已經在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。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、火箭軍、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。

解放軍本次組織改造祝點在於:陸海空3大傳統軍種之外又新增2個軍種;首度設立陸軍司令部;二炮部隊由兵種晉升為軍種,並改名「火箭軍」;新設「戰略支援部隊」負責資訊戰(信息戰)。

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出任陸軍司令員,劉雷出任陸軍政治委員;原二炮部隊司令員魏鳳和出任火箭軍司令員,王家勝出任火箭軍政治委員。原軍事科學院院長高津出任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,劉福連出任戰略支援部隊政治委員。


中共經紀習近平向陸軍、火箭軍、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並致訓詞。(新華社)

據新華社報導,成立大會12月31日在八一大樓舉行,習近平強調:「要堅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,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,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,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,時刻聽從黨和人民召喚,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,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」

解放軍首度設置陸軍司令部

過去解放軍有空軍、海軍和第二砲兵司令部,卻從來沒有過陸軍司令部,體現所謂的「大陸軍主義」,陸軍在各軍兵種中地位顯赫,其領導職能主要由四總部(總參、總政、總後、總裝)代行,四總部首長、七大軍區司令均由陸軍將領出任。

習近平強調,解放軍陸軍未來要適應信息化時代建設模式和運用方式的深刻變化,探索陸軍發展特點和規律,按照機動作戰、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,加強頂層設計和領導管理,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,加快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,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。

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陸軍

解放軍陸軍成軍於1927年(民國16年)8月1日(南昌起義、南昌暴動),目前約有170萬人,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陸軍,由7個軍區、18個集團軍、37個師和67個獨立團和旅構成。機動作戰部隊有85萬人,主要包括9個裝甲師、25個步兵師和3個炮兵師。

火箭軍: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


解放軍火箭軍原名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」(簡稱二炮),成軍於1966年,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,是以地對地戰略飛彈為主要裝備、擔負核反擊戰略作戰任務的獨立兵種、戰略性兵種。二炮部隊為正大軍區級單位,下設各基地(正軍級單位)。二炮司令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河街道。二炮改名為火箭軍之後,代表它由獨立兵種成為與陸、海、空三軍並列的第四個獨立軍種。


中國九三大閱兵,東風31A長程飛彈(美聯社)

習近平指出,火箭軍則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,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,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。火箭軍全體官兵要把握火箭軍的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,按照核常兼備、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,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,加強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建設,增強戰略制衡能力,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。

對於成立火箭軍是否意味中國將加大核力量建設?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1日表示,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,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,核力量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準。中國的核政策和核戰略是一貫的,沒有任何改變。

首創戰略支援部隊 提升資訊戰整體效能


什麼是戰略支援部隊?從陸媒過去報導推測,應該包括情報、技術偵察、衛星管理、電子對抗、網路攻防、心理戰等資訊支援性質的兵種。這些單位過去分布在各個總部內,現在整合在一起可以優化資源分配、強化相互支持、提升資訊戰整體效能。例如通過間諜、駭客部隊獲取的情報,需要與技術偵察成果一同分析、相互印證。

習近平1日指出,戰略支援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型作戰力量,是解放軍新質作戰能力的重要增長點。戰略支援部隊全體官兵要堅持體系融合、軍民融合,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跨越發展,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加速發展、一體發展,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戰略支援部隊。

來源:風傳媒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